當前位置:首頁 > 清旅游景點
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詳情】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于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 【詳情】
沈陽東陵,又稱“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陽市區東北部丘陵地帶,距市區約十八公里。 后金天聰三年(1629年)二月,選好陵址于沈陽城東的石嘴頭山,開工建設,到順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從東京(現遼陽)遷孝慈的梓宮遷此與努爾哈赤合葬,遂將石嘴山改稱天柱山。 【詳情】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東經124°49′24″,北緯41°20′48″。清永陵北依啟運山,南臨蘇子河,對恃煙筒山。 陵內葬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特穆(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滿(追封興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興祖直皇后)、祖父覺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景祖翼皇后)、父親塔克世(追封顯祖宣皇帝)母親喜塔拉氏(追封顯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園。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