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曾于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 雍和宮,因乾隆皇帝誕生于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其事務,并成為清政府掌管 【詳情】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于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在2000年批準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什剎海地區面積是最大的。 【詳情】
天壇公園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F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詳情】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區,東鄰景山,南瀕中南海,北連什剎海 ,屬于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全園占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曾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1925年開放為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詳情】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2.9平方千米),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詳情】
太廟(the Ancestral Temple),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天安門東側,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積13.9萬平方米,是明清兩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并正式對社會開放。 【詳情】
社稷壇(Imperial Divine Temple),位于北京市東城區西長安街天安門西側,面積約360余畝,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