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宗譜》是清朝產生的一部大型統譜。
《愛新覺羅宗譜》原稱《清玉牒》。清初沿襲明制于順治九年(1652年)設宗人府,掌皇族屬籍,并纂修皇族譜系《玉牒》。
清朝最后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緒33年(1907年)。1915年,遜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覺羅呈報戶口,準備再次續修家族宗譜,沒有了江山,要做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陰歷6月,到次年的閏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東北上書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請求續修愛新覺羅家族宗譜。次年8月,溥儀下了一道“圣旨”,修譜所需的費用,由“恩賜款”項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這次修譜由樸厚、鐘繼、溥瀛、斌碹、今松喬、慶厚負責。除了匯總、普查資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譜。關內京津方面由載濤、載潤負責,把各府家譜正本送到東北。同時,這次修譜還參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實際上是歷次玉牒的總匯。最后用鉛字排印,精裝為8大冊。即:星源吉慶、甲冊、乙冊、丙冊、丁冊、戊冊、己冊、庚冊?!?/span>星源集慶》冊為直系皇室冊,甲、乙、丙、丁冊為宗室冊,戊、己、庚冊為覺羅冊。
首卷轉錄自《清朝通志》的“愛新覺羅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圖、世系譜(錄)3部分,與普通的民間家譜略有不同。子孫排行字語(字輩)作為譜錄的排列依據,融人在世系譜之中;一般族譜中的“告身(恩綸錄)”,記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賞賜,愛新覺羅本系皇族,自然也就無所謂皇家的恩綸了;由于歷代皇室編有專門的《圣訓》,記述了歷代祖先對子孫的訓示,而《宗人府則例》,實際上是以國家立法形式出現的皇族“族規”,在《宗譜》中也就沒有一般族譜中的“家訓”部分;至于像科舉、傳記、墓圖、著述這幾部分,同樣因皇家各有專門的書籍,在《宗譜》中也沒有必要重復記述了。
《宗譜》的首冊是“星源吉慶”,為帝系圖,以及歷朝帝后大事,附錄妃、嬪及皇子女。另外7冊為世系表:甲冊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圣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孫;乙、丙冊為太祖位下世系子孫;丁冊為顯祖位下世系子孫;戊、己、庚冊為景祖、興祖位下世系子孫。
世系表中的內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時、壽數、妻妾、子嗣、爵秩、封贈。不同于豎格玉牒,它沒有關于女兒、女婿的記載。
參照原來玉牒的直格形式,這次修成的宗譜改為橫格,布面封皮也統一用黃色。今有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裝28冊,另索引2冊、《星源集慶》1冊。
徐麗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2002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影印本.—100冊,第42-64卷p282收錄了愛新覺羅宗譜。
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全一百冊),第11-32冊也有收錄。
1-4: 德宗景,穆宗毅,文宗顯,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純,世宗憲,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孫。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貝勒褚英,第二子親王代善,第三子鎮國公阿拜 之子孫。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鎮國將軍湯古代,第五子莽古爾泰,第六子輔國公塔拜,第七子親王阿巴泰,第九子鎮國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類,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三子輔國公賴慕布,第十四子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親王多鐸,第十六子費揚果 之子孫。
1-5: 顯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貝勒穆爾哈齊,第三子親王舒爾哈齊,第四子郡王雅爾哈齊,第五子貝勒巴雅喇 之子孫。
5: 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肅親王豪格之第五子溫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廣略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懷愍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蘇努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將軍興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二子碩托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二子穎毅親王薩哈廉之第一子阿達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輔國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額克親之第六子額爾濟圖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饒余敏親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樂之第十九子務爾占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爾泰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類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費揚果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莊親王舒爾哈齊第一子阿爾通阿第一子舒爾赫宜此支降為覺羅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莊親王舒爾哈齊第二子已革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此支宗譜未記載,記載對象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間黜宗室]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莊親王舒爾哈齊第二子已革貝勒阿敏第二子愛度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莊親王舒爾哈齊第六子鄭獻親王濟爾哈朗支下揚桑阿第一子務能義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莊親王舒爾哈齊第九子腦岱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四子鞏阿岱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五子錫翰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瑪護此支降為紅帶子。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第一子武功郡王禮敦巴圖魯,第二子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第三子多羅宣獻郡王齋堪,第五子多羅恪恭貝勒塔察篇古之子孫。
2-3: 興祖直皇帝位下第一子德世庫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譚圖,第三子尼揚古之子孫。
3: 興祖直皇帝位下第二子劉闡第一子陸虎臣,第二子瑪英格,第三子門圖之子孫。
1-5: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長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務泰,第三子綽奇阿注庫,第四子龍敦,第五子飛永敦之子孫。
1-3: 興祖直皇帝位下第五子包郎阿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孫巴圖魯,第三子對秦,第四子郎騰之子孫。
3: 興祖直皇帝位下第六子寶實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納,第三子阿篤齊,第四子多羅郭齊之子孫。
索引1-2: 愛新覺羅·常林主編。
付錄: 星源吉慶
宗室覺羅
皇族,依據與歷代清朝皇帝血緣關系的遠近,就大者而言,分為宗室與覺羅兩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后世子孫,也就是努爾哈赤及兄弟們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爾哈赤系、皇太極系、福臨系、玄燁系、胤禛系、弘歷系、颙琰系、旻寧系、奕詝系、載淳系、載湉系、溥儀系。
覺羅,是指興祖福滿和景祖覺昌安的后世子孫,還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滿系、覺昌安系。宗室身系黃帶子,覺羅身系紅帶子,以顯示貴族的不同身分與地位。宗室又依據與皇帝血緣關系的遠近,分為近支與遠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還有當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別的各支則為遠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紅帶子;覺羅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帶子。據《玉牒》統計,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20個支系被降束紅帶子: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長子阿爾通阿長子舒爾赫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之孫塞克圖次子拉哈禮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次子愛度禮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六子濟爾哈朗之孫揚桑阿長子務能義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九子腦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鞏阿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錫翰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瑪護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曾孫蘇努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孫興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碩托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廉長子阿達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五子莽古爾泰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六子塔拜之第二子額克親之第六子額爾濟圖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樂十九子務爾占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子德格類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六子費揚古一支;
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圣祖玄燁八子胤禩一支
圣祖玄燁九子胤禟一支
在覺羅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帶子的,最少有兩支:
興祖福滿長子德世庫主子尼揚古子瓦哈長子阿三一支;
興祖福滿次子劉闡子陸虎臣曾孫塔思護之曾孫長安保十二子豐盛額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