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下的貝勒、親王和土司
毛劍宇
1954年9月,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場內外,有三位代表受到廣泛關注。一個家族、兩代女婿、三位代表、三個民族:載濤,滿族代表;達理札雅,載濤女婿,蒙古族代表;楊復興,達理札雅女婿,載濤外孫女婿,藏族代表。
載濤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七叔,辛亥革命后,以平淡度日,堅決不與軍閥、漢奸為伍。新中國成立起,即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各項工作。他的言傳身教也影響了后人,都能秉承家訓,低調為人,勤懇做事。特別是其兩代女婿達理札雅和楊復興,他們同為舊貴族,前者系阿拉善和碩特親王,后者是卓尼土司,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主動調整自己的人生定位,堅定地站在人民的一邊。
載濤和達理札雅,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曾在甘肅留下過足跡,履行他們人民代表的職責;楊復興是甘肅人,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在甘肅任職。在新時代,三位代表一直積極地為人民服務。
載濤:“當好人民的弼馬溫”
載濤(1887 -1970),字叔源,號野云。出生于北京,民革成員。滿洲右翼近支正紅旗頭族,醇賢親王第七子,鐘端郡王嗣子。1906至1908年就讀于貴胄軍事學堂。1908至1910年留學法國索米爾騎兵學校。1908年12月,加郡王銜,任總司稽查,清庭新設禁衛軍后,任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1909年奉命管理軍咨處事務,1911年任軍咨大臣并掌管禁衛軍。日軍侵華期間,拒絕到偽滿洲國任職。195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1957年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1954年起先后當選為第一屆、二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第三屆、四屆中央委員。
1950年6月,在民革中央主席李濟深建議和政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周恩來邀請下,載濤列席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會議期間,周總理接見了載濤:“一屆一次會議沒請您參加,怪我有大漢族主義。要不是李濟深提醒,我把您這位滿族人民的代表都給忘記了?!笨偫聿坏硎玖苏\摯的歉意,還送給他一本政協一屆一次會議的紀念冊,邀請他向政府提出議案,為建設新中國出謀獻策。
事后,載濤找到李濟深、蔣光鼐(民革中央常委)商量議案,二人告訴他說:“發揮你的專長。你懂馬,就提個軍馬方面的議案吧?!辈痪煤筝d濤就擬寫了一份有關改良馬種以利軍用的提案。
案由:擬請改良馬種,以利軍用。
理由:查現代軍事,以機械化為主體。但我國幅員廣袤,交通甚為不便,對于軍事運用,仍需依賴馬力;我國馬種馬力向未要求改良,效力比較落后。載濤對于馬政稍有心得,愿貢獻我人民政府采擇研討,以利軍用。入蒙議決,自行擬具詳細意見書,交由軍委會審核辦理。
提案人:載濤。
副署人:李濟深、蔣光鼐。
周總理對這一提案非常重視,很快呈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批閱了這個提案,對載濤赤誠的愛國之心、淵博的軍馬知識十分欣賞,提議任命載濤為砲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并把這個提案批轉給了朱老總。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親筆簽署委任令:“茲委任載濤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砲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碑斴d濤接到委任令的時候,興高采烈地說道:“我演猴戲,孫悟空只當上了天廷上的弼馬溫。這回毛主席讓我當上了炮司馬政局顧問,那我就得當好人民的‘弼馬溫’?!?/span>
同年10月,志愿軍入朝作戰,載濤的四孫女金靄璇、五孫女金靄珧也報名參加了志愿軍。當時蘇制卡車等機械化運輸工具不適應朝鮮崎嶇山地,后勤補給存在問題。朱老總直接下達命令,讓馬政局緊急選購25000匹軍馬調往朝鮮前線,載濤和同事們一起奔赴東北、內蒙古等地,如數征購到軍馬及時送到前線。
為進一步熟悉全國軍馬場的情況,1951年起,載濤開始奔赴東北、西北各軍馬場調研,開展馬種改良工作。調研中,載濤發現各軍馬場管理水平存在差異,特別是從國民黨手中接收過來的馬政管理機構處于十分混亂的狀態,于是,他和鄭新潮共同起草了《整合與收編各舊馬場》的請示報告,在此后一年多時間里,馬政局陸續收編、整頓、整合、擴建軍馬場26個,建立全國性改良軍馬種站50余個。
1951年秋,載濤與鄭新潮(馬政局局長)、山川宗義(日本獸醫)等5人赴甘肅山丹、永登和寧夏賀蘭、青海貴德軍馬場調研,歷時3個月,直到臘月三十才返京。
赴西北考察,借道阿拉善,載濤順路去探望了闊別八九年之久的、他的女兒金允誠(1906-1969)和女婿達理札雅及外孫們。當金允誠聽到自己父親已經到達銀川的消息后,興奮得一宿沒睡著,第二天天不亮就忙著起來準備。父女相見,在阿拉善的兩天,載濤到哪兒,金允誠就跟到哪兒,生怕老人丟下自己馬上離開一樣,她把阿拉善各種風味食品都拿出來讓載濤品嘗。短暫停留后,載濤又起身調研去了。
載濤和鄭新潮在赴山丹軍馬場調研時,途徑一個小村莊,天黑了就將就著住在這個村唯一的旅館“大車店”。條件很艱苦,大通鋪,還有夜晚在炕上到處亂竄的耗子和虱子,這讓怕耗子的載濤一宿沒合眼?;鼐┖?,家里把載濤的衣服用開水燙了好幾次,才把衣服縫里的虱子清理干凈。后每談及此事,載濤卻不以為苦,反而引為驕傲,他把身上的虱子稱為“光榮蟲”。鄭新潮問他:“過去您老沒吃過這苦吧,您哪兒來的這勁頭,一點都不比年輕戰士差?!彼α诵?,拍拍腰間的手槍:“當兵的不能怕吃苦,我現在為新中國服務,為人民軍隊服務。周總理禮賢下士,朱老總把全軍的軍馬擔子交給我,我心甘情愿吃苦。當年土肥原(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拿手槍逼著我去偽滿當騎兵總司令被我拒絕,那是我不甘心忍受外侮,寧死也不做民族的敗類。我這勁頭就是這么來的?!?/span>
1970年9月2日,載濤去世,終年83歲。載濤去世后,鄭新潮不勝凄愴,寫下七律《悼載濤顧問》:“徹夜車騎盛帳儀,風餐露宿顧相依。祁連并轡千山雪,古堡攜觀萬馬迤?;粜l邊墻烽墩老,漢朝關月物星移。草灘巡禮河西靜,狼嘯邊聲逐馬蹄?!?/span>
達理札雅:“為了阿拉善旗的和平解放事業,我們來一個風雨同舟吧?!?/span>
達理札雅(1906-1968),字銳蓀。阿拉善左旗人,蒙古族。自幼師從張更敦學習蒙語和民族習俗,師從曹鐵保學習漢語、歷史和待人接物的道理。10歲以后,隨父母遷居北京,就讀于于求實中學和北京大學。1931年,繼任阿拉善第十任扎薩克,繼承親王王位。1934年返旗執政。1945年,任中將司令。194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委員。
達理札雅成婚前,因其母溺愛次子,將王府行政、經濟大權交給達都拉旺楚克,達理札雅不能過問,只負責打理同義齋玉器店。向來憎惡做生意的他,便過起了每天打馬球、賽馬的日子,借以消遣。金允誠從小受到父親載濤嚴管勤教,延請翰林為她與弟弟課讀十余年,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達理札雅和金允誠成婚后,在金允誠的規勸下,他逐漸重新振作起來,開始讀起書來。
在達理札雅執政前的阿拉善旗,從來沒有過學校,民國初年,只在定遠營開設有私塾,有三四名蒙、漢文私塾先生,再有就是舊印房有“達司呼爾”(練習生),都是從旗里選拔的青年到衙門學習蒙文,擇優充任夏季官吏。全旗牧民中能夠識字的就更少了。
民國二十五年(1936)起,在金允誠的幫助下,達理札雅開始在定遠營著手興辦教育。共開設學校6所,其中設旗立完全小學1所,王府內設初級女子小學1所,定遠營設蒙文小學1所,磴口設小學1所,渡口設小學1所,四壩金堂廟設小學1所。
旗立完全小學分蒙、漢兩部分,學制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以蒙、漢文兼優的塔旺策林為校長,再聘任其他蒙、漢文教師數名,漢文教材采用教育部頒行的白話文標準本,蒙文教材沿用舊本教讀。初級女子學校由金允誠親自擔任校長,教室設在王府內。蒙文小學專收牧民兒童,并撥出??罱o困難學生補貼。
民國三十三年(1944),提經旗務會議研究決定:一、將旗立學校、蒙文學校和女子小學合并為一所學校。二、籌辦初中預備班,解決升學問題。三、報送有條件的青年赴內地升學。四、修建一所能容納500名學生的校舍。民國三十四年(1945)冬,初中預備班正式開學。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位于定遠營西花園、可容納500名學生的校舍完工,定名為“阿拉善旗蒙文學?!?;從綏寧師范聘請五名教師,以充實教學力量。先后報送10余名學生赴蘭州、西安、黃渠橋等地升學。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春節后,達理札雅主持召開秘密會議,商討和平起義大計,并形成四項決議:一、保持穩定,希望阿拉善旗早日得到和平解放,人民能夠安居樂業;二、關于迎接共產黨的事情,要絕對保守秘密;三、想法和在北平的載濤聯系,聽一聽北平方面的消息,了解共產黨的政策;四、緊密觀察形勢發展。
北平和平解放后,載濤親身經歷新型的人民軍隊官兵平等、態度和藹、搞衛生、不擾民,與房東拉家常等等……載濤隨即復電達理札雅,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告知女婿。
同年6月,天水、寶雞解放。
7月15日,阿拉善旗秘密成立和平解放指揮部。
指揮部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做好和平解放準備工作;
二、做好各防卡的防范工作,防止不法分子襲擾和破壞,特別是做好與甘肅、寧夏兩省毗鄰各縣的防范工作;
三、做好民心安定及民防工作。
達理札雅堅定地與反動勢力周旋,巧妙地化解了美蔣特務的破壞,避開了馬鴻逵、馬敦靜父子的糾纏,防止牧民外逃外蒙古,果斷拒絕了國民政府軍令部長徐永昌外逃的要求。達理札雅認為:“搬家逃跑,絕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只能使全旗陷于混亂,人民受害更深,后果不堪設想。這是愚蠢的行為,是西北軍閥們干的事,我們絕不去干。當前我們必須保持全旗的穩定,不能輕舉妄動。為了阿拉善旗的和平解放事業,我們來一個風雨同舟吧?!?/span>
8月26日,蘭州解放。阿旗代表朱門等在蘭州歡迎西北野戰軍,向彭德懷總司令遞交了達理札雅手書。
9月15日,達理札雅大女婿張欽武(胡宗南所部第一騎兵旅旅長)在甘肅景泰起義。
9月23日,達理札雅在阿旗向毛主席發去了致敬電,宣布脫離國民政府束縛,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949年11月,中共阿旗工委成立。1950年5月,原阿旗政府改組為寧夏省阿拉善旗自治區政府,達理札雅任主席。
從1949年9月至1952年,在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光輝照耀下,達理札雅從一個封建王公轉變為新中國的革命干部,先后被任命為寧夏省人民政府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和西北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夫人金允誠先后擔任阿拉善旗婦聯主任和寧夏省婦聯副主任職務,受到黨和人民的信任。
1953年,達理札雅當選為寧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至1956年,先后擔任寧夏省蒙古自治區(州)主席、甘肅省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州長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6年,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額濟納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達理札雅又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巴彥淖爾盟盟長和阿拉善旗旗長。正當達理札雅在黨的領導下,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統一戰線工作勤奮之際,“文革”開始,達理札雅和他的家庭受到沖擊。由于周總理的過問,年老體衰、身患疾病的達理札雅和夫人金允誠前往北京休養,后被“紅衛兵”揪回家鄉批斗。1968年11月18日,達理札雅在批斗會現場含冤去世。夫人金允誠也在次年去世。
1979年2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在呼和浩特為達理札雅和夫人金允誠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為其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班麻旺秀:“我還可以繼續關注,我要跨世紀”
楊復興(1929-2000),藏族,藏名班麻旺秀,甘肅卓尼人。1947至1949年,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授予少將軍銜。1937年繼任卓尼第二十任土司。1938年當選國大代表,1943年起,任洮岷路保安司令。1949年在卓尼率部起義,歷任卓尼民兵司令兼卓尼縣縣長、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南軍分區副司令員、西北軍政委員會民族委員和甘肅省民委副主任?!拔母铩逼陂g,楊復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69年在甘肅省徽縣紅旗山“五七”干校勞動。1973年7月至1981年12月任西北民族學院副院長。先后任甘肅省第五屆、六屆、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93年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咨詢員。1950年起,第一屆、二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楊復興出身自明至民國有著500余年歷史的世襲土司之家,歷代土司都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發展。第九任土司楊朝梁曾協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亂,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和安定團結,第19任土司楊積慶曾在1935年至1936年間,在中央紅軍一、二和四方面軍長征途中,拒不執行國民政府阻擊紅軍的命令,暗中指示當地群眾為紅軍架橋鋪路、開倉放糧,幫助紅軍順利通過臘子口天險。1937年,國民黨74師師長魯大昌以楊積慶私通紅軍為由,策劃“博峪事變”,將楊積慶、楊琨父子一家七口殺害,引起當地群眾極大憤怒,要求國民政府嚴懲兇手,迫于形勢壓力,國民政府任命楊積慶年僅8歲的次子楊復興為第20任土司、洮岷路保安司令。
1949年9月起,解放軍挺進大西北,楊復興受其父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和王震派來的解放軍代表聯系。
9月11日,楊復興率參謀長楊生華、團長楊景華、雷兆祥、趙國璋、參謀張志平、副官陳世昌、禪定寺僧人喬都蓋、各旗總管宣布起義,徹底廢除了長達500余年政教合一的世襲土司制度。
10月10日,楊復興率代表團一行22人,赴蘭州晉見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和賀龍、習仲勛等領導同志。期間,彭德懷對楊復興率部起義的明智之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贊揚,并回憶起他當年長征途中得到老楊土司暗中援助的經過,不勝感慨。彭德懷對楊復興說:“你還很年輕,我黨很需要你這樣的民族干部?!睏顝团d表示卓尼地區藏族人民接受并歡迎共產黨的領導,土司武裝愿意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
1950年2月,楊復興赴阿拉善定遠營與達理札雅和金允誠的二女兒達芰芬完婚。早在40年代達芰芬在蘭州讀書期間,就通過張欽武的介紹認識了。成婚后,達芰芬全力支持楊復興的革命工作,歷任卓尼縣婦聯主任、甘南州婦聯主任、西北民族學院圖書館副館長,當選為政協甘肅省五屆至第七屆的政協專職常委,積極參加政協各項活動,履行常委職責,團結少數民族同胞和宗教界人士。
1951年,楊復興在西北軍政委員會學習工作期間,經范明同志(西藏軍區副政委)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4年,楊復興在同達理札雅進京參加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時,載濤不讓他們住大會接待部門已安排好的飯店而擠住在家里,載濤得意地說:“這才是一家人!咱爺兒仨現在是人民代表,住在平房大雜院里會更好地接近人民?!?/span>
1956年,由楊培發、曹文蔚同志(卓尼第一屆、二屆縣委書記)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完成了從土司向共產黨員身份的轉變。
作為少數民族干部,楊復興始終關心家鄉的發展,足跡遍布甘南卓尼、舟曲、迭部的全部鄉鎮和村寨,為群眾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楊復興每到一地,首先去的必是學校,看望教師和學生。1992至1993年,先后兩次將自己積攢的13000多元捐贈給卓尼縣柳林小學。他后來又得知卓尼藏族中學教學設備落后,學校宿舍條件很差,又積極和省上有關單位聯系,為該校捐贈電視機和英語教學無線設備,從省財政廳申請30000元用以改善教學和師生住宿條件。
多年來,楊復興先后協調迭部、卓尼等礦場、草場糾紛數十起,及時化解群眾矛盾,有效地維護了民族地區的安定團結。
作為人大代表,楊復興一直關注甘南林業生態保護。曾在甘肅省人大八屆二次會議上甘南小組會議上呼吁:“甘南的森林已到了毀滅的邊緣,若不立即阻止并采取保護措施,我們這一代人將會成為歷史的罪人?!贝髸Y束后,抱病前往青年農場找時任省長孫英同志,反應甘南林業資源破壞情況,建議進行林權體制改革。1996年,在全國政協小組會議上,楊復興就森林保護和林權改革做了發言,提出了《關于甘南林業生態保護的議案》,得到廣泛關注。
1999年,楊復興突然患病,9月轉至北京協和醫院,查出系腿部主動脈血栓塞。在京治療康復期間,他幾次對秘書說:“等康復出院了,我還可以繼續工作,我要跨世紀?!比徊恍矣?/span>2000年1月1日下午14時許病逝。
而今,載濤和達理札雅謝世近半個世紀了,楊復興去世也已近20年了,但他們的精神卻流傳下來,不僅形成家風,薪火相傳,使其后人身體力行,永志不忘,他們的人生故事,也是一股推進社會發展進步的正能量,也是社會學習的榜樣。
參考資料
1、溥仕:《憶先父載濤》,《北京文史》2009年第2期;
2、溥仕:《續憶先父載濤》,《北京文史》2010年第1期;
3、溥仕:《有滿席有漢席沒有滿漢全席》,《縱橫》2017年第10期;
4、鄭新潮:《回憶和載濤先生相處的日子》,《河北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八輯;
5、鄭懷義、張建設:《從皇叔到平民》,文化藝術出版社;
6、《達理札雅與夫人金允誠史料專輯》,《巴彥淖爾文史資料》第九輯;
7、達倩芬:《懷念我的母親愛新覺羅·韞慧(金允誠)》;
8、魯太科:《和中國最后的土司在一起》;《鄉土文學微刊》2018年8月6日;
9、曲桑卓瑪:《在那片向陽的山坡上》,《河西文藝》總第448期2018年第166期;
10、《從土司到公仆-解放前后的楊復興》,楊士宏著;
11、溥仕:《傳奇伯樂載濤》,《解放軍報》。